英国伦敦大学Robert Eaglestone教授应邀来访我院作学术讲座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9-11-12浏览次数:732

117日下午,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罗伯特·伊格尔斯通(Robert Eaglestone)教授应邀来访外国语学院,在红瓦楼426会议室举行了题为“文学、伦理、记忆:从列维纳斯到阿伦特”的学术讲座。伊格尔斯通教授长期从事埃曼纽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伦理学以及纳粹大屠杀研究,在此次讲座中他将列维纳斯伦理学思想与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哲学思考联系起来,从历史、记忆与叙事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关联与互补。讲座吸引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多名师生前来听讲。

伊格尔斯通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学术界长久以来形成的一些对立概念,如历史主义与形式主义、外部语境与内部文本等。对这些概念的不同理解反映出迥异的文学观,也滋生出不同的伦理批评路径。例如,玛莎·纳斯鲍姆(Martha Nussbaum)的伦理批评思想某种程度上让文学成为了哲学的附庸,她笔下文学与哲学的对话多少是以牺牲文学的多义性为前提。与之相反,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为代表的伦理批评思想则立足解构主义的阐释原则,过于强调文本性与阐释者的主体作用,让文学伦理暴露在相对主义的风险之中。鉴于此,伊格尔斯通教授在列维纳斯的伦理思想中看到一种调和的力量。他指出,质疑文学(事实上,所有艺术)的伦理价值是列维纳斯早期著作的一贯立场。在《总体与无限》(Totality and Infinity)中,艺术便被他摆放在次要的位置。不过,在他后期著作《别于存在》(Otherwise than Being)中,列维纳斯通过“言说”(saying)与“所说”(the said)的区分,不仅回应了德里达对其伦理思想走不出西方形而上学“再现”(representation)传统的质疑,同时强调所有语言都借由它们内在的“言语”内核而具有趋近他者的施事语力。由此,文学可以成为我们把握他者“踪迹”和趋近他者的伦理场域。

伊格尔斯通教授进一步指出,阿伦特关于文学作为“叙事”(storytelling)、“记忆”(memory)和“哀悼”(mourning)的观点可以进一步补充并拓宽列维纳斯伦理批评的路径。他将阿伦特的相关观点与列维纳斯的“言说”相参照,认为它们的作用在于重构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讲我们“重新接入”(re-engage)世界,并最终在个体和政治的层面上实现与历史的和解。阿伦特认为文学的意义并不等同于哲学式的概括,其丰富性与复杂性是不可否认的。

讲座后,伊格尔斯通教授对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仔细解答,就创伤与叙事、文学与历史关系以及道德判断如何可能等话题作了进一步讨论。讲座加深了在座师生对伦理批评的理解,特别是对记忆的责任、伦理和文学表达之间的关系等当下热门议题有了更深的认知。


(供稿:张美平;供图:兰巧珍;审核:杨国静)